
未來如何解決華為芯片卡頸?外界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芯片采購網專注于整合國內外授權IC代理商現貨資源,芯片庫存實時查詢Avago代理,行業價格合理,采購方便IC芯片,國內專業芯片采購平臺。
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近日舉行的華為2021年年報發布會上給出了答案。
郭平說,用面積換性能,用堆疊換性能,讓不那么先進的技術在未來的產品中繼續讓華為有競爭力。
這是華為首次公開確認芯片堆疊技術。也就是說,通過增加面積和堆疊,可以換取更高的性能,實現低工藝工藝,追求高性能芯片的競爭力。
根據以往的經驗,當一項技術公布時,華為經常驗證其可行性。這也意味著華為使用芯片堆疊技術的芯片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出現。
當然,在通過堆疊技術提高低工藝芯片的性能后,我們也面臨著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比如體積增大后,功耗和加熱的增加也會上升。
如果是手機SoC考慮到手機內部空間、結構設計、電池容量等限制,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但無論如何,這一聲明證明了華為在芯片領域有明確的目標和打法。
至于什么時候可以落地,可以用手機嗎?SoC在芯片上,新一代麒麟芯片會到來嗎?時間,我想我們應該相信華為。
以下是華為郭平對芯片問題的回答(節選):
問題一:
如何解決芯片供應鏈問題?
郭平:
從沙子到芯片,解決整個半導體的問題,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復雜和漫長的投資項目,需要耐心。
在先進技術無法獲得的困難下,當單點技術領先遇到困難時,我們積極尋求系統的突破。
未來的芯片布局,我們的主要通信產品,采用多核結構,支持軟件架構的重構和性能的倍增。應該說,它相當于為芯片注入了新的活力,我認為我們可以提高我們新的可持續供應能力。
問題二:
如何在沒有芯片的情況下保持可持續性,華為有芯片的情況下保持可持續性?
郭平:
2019年華為手機出貨量為1.2億部,這意味著需要1.2億部手機芯片,2019年華為5部G出貨量為100萬臺,如果每個基站需要一個芯片,就需要100萬臺,這兩個數量級完全不同。
To C業務,尤其是2020年手機業務,經歷了非常非常大的下滑,但是我們的To B保證業務連續性。
我剛剛介紹了華為研發投資的三次重建,特別是理論重建和系統結構重建,如面積性能、堆疊性能,使不那么先進的技術可以繼續使華為在未來的產品中具有競爭力。
華為將繼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 Omdia:液晶電視 Open Cell 價格持續下跌 15 一個月后,電視面板市場有望回暖
- 景嘉微GPU站在領域潮頭
- 蘋果第三季度收入830億美元,凈利潤194億美元 略高于預期
- 蘋果賠償 1 億美元給 App 開發人員,已發出提醒
- 流式傳輸4是一個小型嵌入式解決方案x應用制作原型的步驟
- IAR Systems RISC-V支持最新功能安全版開發工具的功能安全版SiFive汽車解決方案
- 巴西圣保羅國際消費電子展舉行
- 美國“斷供EDA,到底怎么回事?
- 騰訊云上的IPU正式啟動預覽,Graphcore公有云大量部署
- 完善晶圓制造工藝,探索蝕刻終點的全光譜等離子監測解決方案
- 激光雷達公司 Innoviz 獲大眾 40 2025年1億美元的訂單 年開始量產
- 虛擬人,元宇宙第一批原住民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