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天發布的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Dialog代理 Forecast)中國指出,2022年全球前端晶圓廠設備總支出將比前一年增長18%,達到1.070億美元的歷史新高2021年增長42%后,已連續三年大幅上漲。
芯片采購網專注于整合國內外授權IC代理商現貨資源,芯片庫存實時查詢,行業價格合理,采購方便IC芯片,國內專業芯片采購平臺。
SEMI臺灣省全球營銷總裁曹世倫表示:「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是半導體行業的新歷史里程碑。為了滿足各種市場和新興應用的需求,鞏固電子產品的不足,行業加大力度,擴大和升級產能,不僅使市場對行業未來的長期發展持樂觀態度,而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SEMI營銷與產業研究副總裁營銷與產業研究副總裁Sanjay Malhotra進一步分析:「預計2023年將繼續穩步增長,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將達到1000億美元以上。今年和2023年全球半導體產能的增長曲線也將穩步上升。」
臺灣省是2022年晶圓廠設備支出的領頭羊,總額較去年增長56%至350億美元;韓國以9%的增長率和260億美元的總額排名第二;與去年高峰相比,中國下降了30%,收入為175億美元。歐洲/中東今年的支出有望創下該地區的歷史紀錄,達到96億美元。雖然總額不如其他前班,但同比增長248%,令人印象深刻。
預計2022年臺灣、韓國和東南亞的設備投資將創下新高。此外,該報告還指出,2023年美國晶圓廠的設備支出將達到98億美元的高點。
根據SEMI據全球晶圓廠預測,全球晶圓設備行業產能逐年增長。2021年增長7%后,今年持續增長8%,2023年增長6%。上次年增長率達到8%,需要追溯到2010年。當時每月可生產1600萬晶圓(8寸),幾乎是2023年每月估計產能2900萬晶圓(8寸)的一半。
2022年,150家晶圓廠和生產線的產能增加占所有設備支出的83%以上,但隨著另外122家已知晶圓廠和生產線的不斷提高,明年將降至81%。
OEM部門也預計將是2022年和2023年最大的設備支出,約占50%,其次是內存的35%。大部分產能增長也將集中在這兩個部門。
SEMI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World Fab Forecast)涵蓋1426家廠房和生產線, 也包括124家可能在2021年或之后開始量產的廠房和生產線。
- 2021年2021年代理商伙伴獎
- 賣iPhone不帶充電器 蘋果在巴西被罰款1900萬美元
- 平頭哥贏得了權威AI四項排名第一,RISC-V加速AIoT定制化發展
- 字節跳動被曝光自研芯片挖華為海思Arm的墻角
- 賦能機器人,Velodyne Lidar 宣布與波士頓動力長期合作
- 張翔:中國燃料電池汽車行業仍處于進口期,競爭格局不明朗
- 傳感器在工業4.0預測性維護中的應用
- 煎餅果子機器人出現在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全程自動化,三分鐘做一套
- 任正非簽署的華為不造整車承諾文件將在 2023 年過期
- 新款高壓、長壽命干簧繼電器具有驚人的最高200W額定功率
- 英特爾Q收入153億美元虧損4.54億美元 盤后一度暴跌10%
- 南非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授予人工智能發明專利的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