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月,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上海報道隨著汽車智能化和共享化的發展,電子產品在整車中的成本比例正在超過50%。10月25日,在陸家嘴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角汽車電子對接交流會在陸家嘴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針對國產化率仍然較低的問題,從業者指出,國產汽車的電子布局時間至少為兩年半,未來需要更高的規格和更高的整合性SoC(系統級芯片)開發。
芯片采購網專注于整合國內外授權IC代理商現貨資源,芯片庫存實時查詢,行業價格合理,采購方便IC芯片,國內專業芯片采購平臺。
傳統汽車最初有電子控制、駕駛艙和其他汽車電子生產線,但現在智能汽車配備了更多的芯片。據江蘇省半導體行業協會秘書長秦舒介紹,目前每輛車的平均汽車芯片使用量約為1000個。其他市場數據指出,由于駕駛艙產品和功能不同,芯片使用量約為每輛車500至2000個。
由于近年來智能汽車的快速增長,缺芯一度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問題。長期以來,業內人士一直呼吁不要囤貨。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汽車電子行業已經到了穩定期。
潘子,目前,tier 1(一級供應商)關系緊密綁定。MaximIntegrated代理
潘子還指出,汽車電子是一種高行業產品。例如,在主控芯片方面,計算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市場主要由海外計算能力芯片和汽車芯片制造商主導。此外,汽車級產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零故障率要求遠高于工業控制和消費品。
一家汽車芯片設計公司的相關負責人金融全媒體記者指出,如果汽車芯片真的想出現在汽車產品中,最幸運的是,需要兩年半,因為汽車是一種幾乎需要零故障的機械產品。
潘模塊化,未來車規級芯片應向可更換、可擴展的方向發展SoC(系統級芯片)將提高產品市場份額。MCU公司已經成長,應該抓住未來的機遇。
那么,主要汽車制造商如何看待國產汽車電子芯片的應用呢?據上汽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上汽正在提高上汽對汽車電子供應鏈的整體把握,通過快速落地成熟芯片、攻關重大項目、完善生態系統等方式。
上汽相關負責人指出,上汽通過開放供應商系統,組織供需對接會議,擴大了國內芯片的應用規模。目前,已有300多個芯片進入大規模生產應用,涵蓋控制、功率、傳感器等領域。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了解到,汽車芯片工程中心已經成立,由上汽牽頭,上海工業研究院合作。此外,上汽還推動建立第三方汽車芯片檢測平臺。通過上述系統建立,上汽集團正在將電子產業融入汽車制造業。
- 5月27日,三星關閉了最后一個LCD工廠,完全退出LCD面板生產
- 蘋果正在積極擴張 MacBook Pro 的 mini LED 面板供應鏈產能
- 通過智能語音技術和新培訓工具加快語音應用開發
- 彭博:蘋果將于9月7日發布iPhone 14,或16日上架
- 通富微電基板類封裝
- 什么是光學防抖 光學防抖的原理是什么【詳解】
- x86架構當頭一棒!Intel/AMD另一個超級大客戶跑了
- 意大利半導體發布高集成度汽車規則音頻放大器,具有高清音質和G能效
- 航天級IC助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深入探索宇宙的奧秘
- 2021年,韋爾股份凈利潤達到44.76億元
- 英飛凌深耕傳感技術 助力健康檢測
- 文泰科技旗下安世半導體擬投資 30 東莞封測廠擴建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