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首屆芯片會議于7月29日至31日在南京成功舉行。中國科學院計算所孫寧輝院士、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劉明院士、浙江大學吳漢明院士出席了會議。成千上萬的學術和行業代表聚集在一起,在芯片和相關技術領域舉行了科技交流盛宴。與會者就芯片系統結構和設計方法、計算和信息存儲設備、測試和容錯計算應用等關鍵技術和應用前景進行了深入和激烈的討論。
芯片采購網專注于整合國內外授權IC代理商的現貨資源,實時HoltIntegratedCircuits代理查詢芯片庫存,行業價格合理,采購方便IC芯片,國內專業芯片采購平臺。
會議主席孫凝輝院士在會議上發表講話
受邀參加中國計算機學會首屆芯片大會,創始人兼CEO嚴貴海應邀做大會報告,討論DPU由十幾位行業嘉賓共同創造的四個關鍵問題DPU圍繞主題分論壇DPU分享和討論技術趨勢與應用的話題。國家重點實驗室由中科院計算所、中科控數聯合主編,CCF集成電路設計委員會、中國計量測試協會集成電路測試委員會聯合編制發布了行業第一個DPU技術白皮書評價方法(DPU)《性能基準評價方法與實現》隆重發布。
中科馭數CEO嚴貴海受邀大會報告
中科控數炎貴海大會報告DPU發展的四個關鍵問題
中科控數嚴貴海應邀作大會報告,圍繞DPU討論了發展的四個關鍵問題DPU是什么、DPU的標準化、DPU工業化和工業化的挑戰DPU是否有中國計劃等DPU關鍵核心問題的發展。鄢貴海認為DPU參考結構,什么樣的負載可以處理,如何與現有的計算系統集成DPU要解決研發中的核心問題。DPU標準化包括DPU結構的標準化DPU應用程序的標準化分別影響DPU研發成本和DPU應用生態。因為DPU主要在基礎層和平臺層發揮作用,所以現階段DPU性能是優化的主要方向。在計算系統的發展過程中,決定一類產品技術商業化成功的重要因素有三個。一是性能二是生產率三是成本
燕貴海在芯片會議上發布DPU技術白皮書評價方法
十幾位行業專家共談DPU技術趨勢與應用
在DPU主題分論壇,中科宇數邀請了中國計算機學會主席、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系統結構國重實驗室執行副主任李曉偉、前沿創新團隊負責人菅宏偉、NVIDIA網絡亞太區高級總監宋慶春、天一云彈性計算產品總監孫曉寧、天一云高級研發專家劉祿仁、百度基礎設施部優秀架構師、太行DPU研發負責人王福、中國移動研究院李志強、中國移動研究院班有容、華泰證券信息技術部自營技術平臺架構團隊負責人佘鵬飛等近10位嘉賓,共同探討DPU技術趨勢和工業應用。
中國計算機學會主席李曉偉DPU論壇開場演講
中國計算機學會監事長、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系統結構國重實驗室執行副主任李曉偉DPU論壇開場演講,對DPU簡要介紹主題論壇的情況。
DPU白皮書評估技術隆重發布
掃碼可下載DPU技術白皮書評價方法
芯片評估的評價維度是PPA,即性能(Performance)、功耗(Power)、面積(Area),這三個維度可以用來比較同類芯片產品的優缺點。然而,芯片應該是同類的前提。對發展起來的DPU(Data Process Units)芯片,現有廠家不同DPU從功能的角度來看,差異很大。雖籠統屬于DPU大類,但是否屬于同類還有待商榷。這必然導致性能評價的維度各有側重,呈現多元化,建立公平DPU評價體系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面對這樣的評估挑戰,國家重點實驗室由中科院計算所、中科宇數聯合主編,處理器芯片CCF由中國計量測試學會集成電路測試委員會聯合編制發布的專用數據處理器(DPU)技術白皮書《性能基準評價方法與實現》隆重發布。
本白皮書針對現階段DPU充分考慮產品的功能定義DPU利用環境的差異,試圖為未來服務DPU建立一套公平、開放、全面、客觀的產品DPU一方面是評價體系DPU一方面,用戶也為未來提供參考DPU產品標準化提供指導。
DPU白皮書主要包括七個目錄:
一、DPU性能評價導論
二、DPU性能評估系統框架和測試過程
三、網絡基準評價
四、面向存儲的基準評估
五、面向計算的基準評估
六、安全基準評估
七、總結
作為中國的中科控數DPU領先的研發企業已經牽頭完成了行業的第一部分DPU技術白皮書,為DPU標準化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次發布DPU技術白皮書對行業的評價體系具有深遠的意義。
- 干貨分享 | 超寬壓鐵路電源方案的分析與比較
- 法半導體第二代多區飛行時間傳感器性能升級
- 恩智浦拓展工業物聯網市場 推新開發平臺
- DDR五大內存升級有哪些?你永遠不會想到最后一個
- 高通沖WiFi、藍牙新市場 推動新的射頻前端模塊
- 國產兆芯處理器GPU性能啥水平?追上10年前的GT 630
- 環比下降97.7%!4月份特斯拉銷量公布:受疫情停工影響,僅交付1512輛車
- 斯沃博達的渦輪電氣化使內燃機能夠輕松呼吸
- 飽受爭議的48V為什么輕混會成為一些汽車公司的噱頭?
- MediaTek率先成功完成5G NTN衛星手機實驗室連線測試
- 中國電信推出量子高清密話:使用國產芯片的量子SIM卡
- 美國從芯片之母開始!EDA軟件如何影響整個半導體行業?
